香稻为什么香,是自然香还是人工香?近来,这个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更多的人开始追问随州香稻“香”从何来?
一粒种要经过年复一年的培育、一束稻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生长、一袋米要历经细致严苛的加工,随州香稻香味背后的秘密就蕴藏在这种底蕴深厚的稻作文化里。
随州是炎帝神农“植五谷、尝百草”的地方,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源头,有几千年的水稻栽培史;有得天独厚的气象条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有良好的种植习惯,香稻各个时期所需的最适宜温光资源与随州特殊的气候条件高度吻合。
“随州香稻因独特的生长环境,产出的米粒细长、晶莹剔透,颗颗饱满、长宽比达3.8以上,直链淀粉含量取值一般在16%~18%,最大程度保留了稻米的香、甜、软、糯,所以随州香稻吃起来浓香、不返生、口感特别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除却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香稻香不香,最为关键的就是良种的选择。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着力推广优良品种,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00多种新品种,连续多年在曾都区何店镇、随县均川镇等地开展优质稻品种展示和试种工作,连续5年举办“随州香稻”品牌大米品鉴活动,评选一批好看、浓香、好吃的优质稻米品种。
通过品种表现和产量分析,我市筛选推广了又香优龙丝苗、华夏香丝、红两优1566、邦两优香占等“随州香稻”主要推广品种,并以稻米加工企业为主体,引导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扩大优良品种规模和市场认可度。
精耕细作方能“破土飘香”。为了确保香稻品质,随州市稻米产业协会制定了随州香稻栽培技术规程,对原料水稻的栽培、收获、运输、贮藏等要求作出详细的规定。
“过去产量是第一追求,主要解决吃饱问题,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讲求吃好,所以优质是第一追求。”曾都区洛阳镇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克顺说。他介绍,合作社按照随州市香稻协会推荐的香稻品种组织订单种植,指导群众按时做好田间管理,稻谷收获后由米业公司按照高于市场价收购并加工销售。去年合作社种了1600亩香稻,亩均产量600公斤,并且米质好、售价高、不愁卖。
香稻要香,不仅需要一流的栽培技术,还需要一流的储存和加工手段。走进湖北大自然米业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只听见机器轰鸣,经过回旋旋振筛、流量秤、磁选机、谷糙分离机、碾米机、抛光机、色选机、筛选机、滚筒精选机、智能色选机等近20道工序后,一袋袋大米从机器末端流下生产线,全程不见裸露的稻谷和米粒。这些新设备的投入使用,特别是现代化的低温烘干和存储设施,可保障稻米香味不散发,保持柔和、纯正的口感。
该公司总经理、随州市稻米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实介绍,为确保随州香稻品质,2021年公司在曾都经济开发区投资1.6亿元,建设年加工10万吨优质大米自动化生产线、日处理1000吨原粮清理中心、3万吨的粮食低温储备仓等配套设施,并将逐步建成集大米生产、原粮检验检测、培训、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稻米加工产业园区。
生产抓得紧,源头也很重要。公司还与种子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合作,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的订单种植,从源头上保证香稻品质。
好山好水出好米,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品牌培育、基地建设、标准化管理,加大了随州香稻品种示范、选优、推广力度,致力于绿色、智能的现代种植、管理、收储、加工,推广“双订单”模式,推进稻米产业向优质化、品牌化发展,“随州香稻”由此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