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向“绿富美”

发布日期:2021-09-28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编辑:随州市农业农村局 审核:农业农村局 字号:[ ]

清泠泠的库水碧波荡漾,紧邻库区的山林里,一群白鹭在林间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忽地飞进附近的村子里。

宽敞整洁的村道旁,一排排农家小洋房鳞次栉比,房前屋后桂花、红叶石楠正长得热闹;山间茂密的板栗、油茶树上果子压弯枝头,田野成片的稻谷、玉米丰收在望,仿佛叙说着库区农耕文明和乡村振兴的美丽故事。

这里就是广水市余店镇先觉庙村。

9月15日,记者在先觉庙村了解到,近年来,该村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昔日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村庄,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

“我们村位于随州‘大水缸’——先觉庙水库库区,守着1000多亩的天然氧吧和水系,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经过党员会、群众代表会一致通过,我们报请余店镇党委政府,并聘请规划设计院以‘民俗旅游、绿色生态’为主线,把村里的道路、住宅、生态、田园等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彰显鄂北民居新特色’的设计理念,对村里进行全方位改造。”先觉庙村党支部书记刘有波对记者说。

先觉庙村山水相融,位于余店镇区西部10公里。全村辖18个自然湾、560户、2301人,共有耕地8600亩、山场1867亩、可养水面800余亩。以前,先觉庙人也曾靠传统农业耕作维持生计,村民们端着“金碗要饭”,守着“宝地受穷”,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清澈甘甜的库水,滋润出先觉庙人聪慧的头脑。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不安份”的村民,开始“洗脚进城”务工经商。

村民张仁道是该村首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八十年代末,他卖掉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远赴上海做起了不锈钢生意。经过数年打拼,生意越做越大,并成为上海不锈钢协会会长。张仁道致富不忘反哺家乡,近两年,他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在张仁道的带动下,目前先觉庙村有400多户在上海、北京、武汉、广东等地从事不锈钢经销,百万元以上的老板就有330多个。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近年来,先觉庙村在余店镇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和余店财政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幕具有先觉庙特色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戏正式开启。

库区移民建新居。该村首先从宅基地整理入手,群众自发执行拆迁“零补偿”,共拆除腾退房屋350余间,安置移民712人,收回集体土地300余亩、宅荒地125亩。实施自来水入户、生活废水处理、硬化美化道路、绿地游园等工程,整体提升村庄面貌。一番动作下来,先觉庙村脱胎换骨,焕发新生。

漫步在先觉庙村,青砖白墙、小桥流水、绿意葱茏,难以想象一个库区小村竟然在两年的时间里,变得如此美丽。

美丽乡村,贵在“塑形”,重在“铸魂”。近年来,先觉庙村整合财政专项资金300余万元,撬动各类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拓宽硬化旅游环形公路3公里,栽植风景树木2万多株,整治当家塘堰14口,建成文化广场1处,新建公厕18个,农户改厕428个。

“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环境优美,日子红火。”村民们交口称赞。如今的先觉庙村,家家盖新房、户户有小车。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在易地搬迁点,记者遇见了晒太阳的聂世忠老人。“现在的日子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党的政策好啊。当初老房子都是土块搭建的,一下雨,屋里屋外都一样。如今村里不仅为我们修了这么好的房子,还配套了家具、电器,一分钱没花,直接进来就住下了。”聂世忠感激地对记者说。

在路边,忙着清扫道路的村保洁员李大姐告诉记者,老百姓住上了小康房,村里的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也全部到位,隔三差五还有观摩团来考察学习,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村民收入好,人人有事做,村风特别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先觉庙村因地制宜,新建果园200亩,开垦油茶基地500亩,建成板栗基地300亩,开发养殖水面200亩,优质水稻、良种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200余亩。

乡村日新,逐梦振兴。时下,先觉庙村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如火如荼。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村民正在向“绿富美”阔步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