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心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专项整治部署要求,以“查清”“整改”“提质”“常治”为主线,坚持问题查找抓重点、研判整改攻难点、建章立制疏堵点、创新模式增亮点,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聚焦关键环节、综合施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底数清查见底,夯实管理基础。专项整治首要任务是摸清“三资”底数。通过“三表一台账一清单”,指导各村朝着“五清”目标发力,即实现资产权属清、经济合同清、财务收支清、政策落实清、衔接资产清。以曾都区洛阳镇为例,共清查经营性资产120处,非经营性资产1293处,清理集体资源3715处,修订合同1487份涉及金额2333 万元,清晰的底数为后续资产盘活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资产盘活增效,交易规范透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资产盘活工作成效凸显。专项整治激活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交易规范化。2025 年以来,随州市线上交易达 383宗,交易金额11425万元,溢价184万元,既提高了交易透明度,又实现了资产增值。随县安居镇皂角树村 39.5 亩闲置多年的堰塘,在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公开发包 20 年,挂网价格300元/亩,最终以450元/亩成交,成功溢价 11.8 万元。
三是收入双向增长,惠及集体村民。资产的规范管理与盘活,直接带来了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增加。一方面,规范经济合同管理,清理超期、低价合同并合理上调租金,避免了集体资产流失,增加了村集体收益;另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资本引入”模式,将闲置资产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广水市吴店镇芝麻湾村以30亩闲置土地入股,引入村民建成温室大棚繁育名贵兰花,产品远销海外,村集体得租金,村民务工得薪金,实现了集体与村民收入双增长。
四是民心持续凝聚,基层治理向好。随着“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的深入推进,实实在在的变化赢得了民心。市农业农村局发放1008份调查问卷,群众满意率超95%。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收回流失的集体林地 926亩,随县高城镇七里塔村收回虚假延包的 1177.5 亩山场并明晰产权,这些举措都让群众拍手称快,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大幅提升,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