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畜牧水产联合党支部大力推广绿色养殖,切实为全市流域治理贡献力量。
1、高位推进绿色养殖。市、县两级分别出台《“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以“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为抓手,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促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同时各县(市、区)发布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开展“拆围、珍珠取缔、禁止投肥(粪)养殖”三大行动,拆除网箱9141口、拦网303张,水库投肥(粪)养殖得到有效遏制。
2、加快构建发展格局。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已达到70.8%,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近两年保持在99.9%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4.07%,达到乡村振兴年度考核目标,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3、示范引领尾水治理。选取20个重要养殖基地做示范点,开展养殖尾水处理,采用三池两坝等尾水治理模式,应用物理和生物净化处理等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养殖尾水处理设施。
4、常态化开展“回头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县农牧部门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督办检查工作,落实守土责任,分批组织人员随机抽取已关闭拆除清单中的养殖场,对已经关闭拆除(去功能)养殖场的监管,督促落实好复垦复植,坚决杜绝出现复养现象,巩固好畜禽污染治理成果。
5、大力开展宣传指导。发放《畜禽养殖明白纸》,要求规模养殖场严格遵循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指导意见,完善粪污处理设施,推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做到养殖粪污零排放;在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发布《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并在县市区集中布置展台宣传专项整治,深入县市区养殖基地发放“明白纸”,广泛宣传用药规范,指导水产养殖合理用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增殖放流是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利国利民,为渔民群众谋利益的公益事业,切实提高社会各界水生生物养护意识。